有机肥恭喜了!刚刚,又宣布一个好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农业绿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再次明确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重点支持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以减少化肥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为目标,支持重点县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区域重点向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倾斜,试点作物向其他节肥潜力大的园艺作物和大田作物拓展。
集成推广堆肥还田、商品有机肥施用、沼渣沼液还田等技术模式,配套完善设施设备,促进果菜茶提质增效和资源循环利用。
工作推进要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相结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技术补贴、物化补贴等方式,支持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造施用有机肥,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组织,加快有机肥应用,促进种养结合。
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重点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选择一批节肥潜力大的重点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引导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服务,支持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着力解决限制化肥使用过量、利用率不高的突出问题。
要求:各地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
对此,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长杨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农业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农资行业为了满足、适应这个需求,要做一些调整。这其中,有机肥是近来来发展比较快、表现比较好的一个产品类型。”
据杨建平介绍,有机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土壤有机质和促进种养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行有机肥的标准还存在不太有针对性和不切合实际的地方。“所以今年我和全国政协常委王侠同志根据调研的情况,提出调整有机肥料行业类别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建议,希望有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也对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起到促进作用。”
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意义重大
施用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资源,作物生产从根本上可以说是土壤生产。高肥力土壤由于其微生物活性高,具有更强的消除环境污染的能力,从而使突发性污染事件不至于立即或更大程度地污染农产品、甚至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高肥力土壤还由于其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能力强、养分供应持续和稳定、土壤微生物和酶活力强等,能使农产品品质和风味显著提高,蔬菜和水果保鲜期显著延长,这是有机培肥、生产“好吃食物”的理论依据所在。
只有施用有机肥料,才能使自然界养分循环利用得以实现。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折算成氮磷钾养分约6000万吨,其中农田利用的不足一半,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养分资源散失在环境中,而我国每年用于作物生产的化肥折算成氮磷钾养分约5400万吨,若将上述有机养分资源充分利用,大概可以节省我国一半左右的化肥养分投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养分资源。
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我国水体环境的富营养化,主要来自固体有机废弃物向水体的排放,农田化肥养分的排放只占很小比例。我国各湖泊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程度目前还是十分严重,对于太湖、滇池、巢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来说,截断有机和无机养分向水体输入是唯一能实现防控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而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在肥料产业发展中保护水体环境,这是一个集肥料产业、土壤培肥和水体环境保护、作物优质高产等诸方面共赢的伟大事业。
发展生物有机肥是确保发展高效农业的关键途径之一。生物有机肥料指的是一类包含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并且生产工艺上有一个二次固体发酵阶段的特殊有机肥料,它克服了传统概念上的生物肥料(实际上是生物菌剂)的缺点,即菌种含量高但没有有机载体或有机物很少,仅作为一种接种剂,正是由于没有有机载体,这些生物肥料(生物菌剂)施入土壤后功能菌不能在土壤中有效定殖,更谈不上发挥作用。而生物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足量的有机物质给外源功能微生物提供足够的能源物质,使这些外源功能微生物在土壤中易于定殖和繁殖,待作物根系生长后分泌大量根系分泌物,这些已经在土壤中定殖的外源功能菌就能趋化至根表和根际,实现根际微生物区系的调控,发挥根际有益菌活化养分、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和拮抗土传病原菌等作用。